不伦不类:画虎反类猫,女排全运会资格赛赛制缺陷!
正在进行的女排全运会资格赛,自由人马甲屡见不鲜:上海队自由人朱星辰以主攻的身份参赛、却不得不穿上马甲、取代受伤的王唯漪“客串”其本职自由人工作;无独有偶,辽宁队自由人张胜楠也穿上了马甲取代许嘉楠参赛;而江苏队倪非凡则没有那么幸运,因为球队只报名一名自由人参赛倪非凡不得不带伤参赛。其根本原因是受限于全运会对于参赛队员数量的限制:全运会赛制完全脱胎于传统的奥运会赛制,即球队仅能报名12人参赛。
奥运会对于队员数量的限制缘于对奥运会规模的控制,导致最高水平的奥运会参赛队员数量反而不及世锦赛的14人:国际排联也意识到这个局限,从巴黎奥运会开始实行12+1的赛制,但资格赛依然保留14人赛制,以尽量弥补参赛队员不足的缺陷。
而全运会不存在需要进行人员限制问题:一是赛会制的全运会分布在省内10多个城市举办,二是越来越多的群众纳入参赛项目,说明有着足够的参赛队员数量冗余!因此,全运会赛制参照世锦赛赛制更为科学;即使参照奥运会赛制,也“参照”的不伦不类:奥运会资格赛实行14人赛制、奥运会正赛12+1赛制。全运会为何不是14人赛制与12+1赛制呢?
#热问计划#
